找到相关内容95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对慧远在《大乘大义章》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

    正因慧远具有此种圆融总摄、虚心求道的思想性格,因此他的弘法心愿自然是护持佛法之全体、调和大小乘之异说,并且广求众经,希望为中国佛教建立起一个圆满的义学体系。此一精神,实亦是渊源自其恩师道安。道安毕生...

    吴 孟 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3361693.html
  • 正信偈真髓·正信偈讲赞(1)

    宿缘者,透过此书,亦能同沾本愿法门的法喜,共登弥陀的本愿船。 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,首先要感谢瑞默恩师,是老师默默地耕耘,将瑞剑老师的遗稿陆续地编辑出书,后代的我们方能拜读到瑞剑老师的大作。同时更感谢...选择本愿弘恶世   “真宗”即是净土真宗。法然上人沿袭了中国所通称的净土宗的宗名,因此上人在生时,自称是净土宗。虽然如此,到了亲鸾圣人的时候,为了弘扬恩师法然上人(净土宗)的真精神所在,故开始启用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2261812.html
  • 正信偈真髓·正信偈讲赞(2)

    )的意思一样。  言“唯可信斯高僧说”,乃表明圣人所说的每一句话皆是无私,同时亦可窥知圣人与高僧人格的接触后,所得到的信心喜悦。若没有接触到高僧的人格或良师的人格,是无法获信的。  亲鸾圣人尊敬恩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2361813.html
  • 高丽时代的佛教

    是第ll代国王文宗的第四个王子,出生于文宗九年(1055)。ll岁出家,从灵通寺王师烂圆得度,受学华严教观。当文宗问王子“谁要出家耕耘福田”时,1l岁的他表示自愿,这是他出家的动机。恩师烂圆(景德国师...

    金煐泰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3662072.html
  • 楚山绍琦与巴渝佛教

    ”,洪禅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语病,礼拜恩师。  石经白云也是优秀的弟子之一,绍琦著《石经闲白云》曰:“狩慧命贵在得乎其人,苟不得其人,谓之妄授。非□取辱先宗,实恐误赚后学。嗟,今时辈衲子多不肯□,蓄厚养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5062341.html
  • 战后台湾佛教对斋教的批判

    ,在龙华派方面共分为九品,即空空、太空、清虚、四偈、大引、小引、三乘、大乘、小乘;金幢派则分为五品,即恩师、师父、首领师、护法、众生;先天派则简单分为二品,即先生、众生。[8]   另外,在连横著的《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662666.html
  • 台湾佛教僧团的现代转型~台南地区开元寺与妙心寺之比较研究

    真理大学。  祝贺恩师八秩嵩庆礼赞会编,1983,《白公上人光寿录》,台北:十普寺。  涂尔干着,芮传明等译,1992,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》,台北:桂冠。  康乐.简美惠译,1993a,《宗教社会学...

    杨宫妹(释如微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563193.html
  • 禅道澄明意义世界的呈现——临济宗高僧善一如纯及禅法特点

    ,于何凭据作商量,吾师面目分明处,啼鸟山花为举扬”,此即显示他对恩师刻骨铭心的深厚感情。所以在禅风上,他亦同善权一样(9),寓禅于作,过缘而说,称性而用,无心应物,到处理成,即以活泼平实之言,演最上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1763869.html
  • 帝洛巴--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(2)

    解释错了。  这并非代表帝洛巴目中无人,或是对所有过去曾帮助帝洛巴的恩师们不存感激之心,他对所有协助过自身成长的学者、大成就者及空行母的教诲均深为感激,而且仍然非常尊敬他们。  但此刻帝洛巴已经圆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664249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2)

    三、超术梵志:出于卷十一第三经⒄中。叙述佛昔日生为梵志,名超术,博学擅论,为求得财富供养恩师教育之泽,出外与众梵志论辩,获大财富。途中遇定光佛,遂持五百金向婆罗门女换五枝香花供养定光佛,并发愿以此功德...》卷十一第三经中「超术梵志」相同。不过本则中却多了:㈠一位配角——弥勒菩萨,在故事中担任弥却(释尊的本生)的恩师,名珍宝仙人。㈡定光佛的降生、受教育、出家、证道、布教的部分,而这位在释迦牟尼前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064808.html